鯰魚效應:捕獲沙丁魚

故事:捕獲沙丁魚

挪威人愛吃沙丁魚,尤其是活魚,料理成各式美味佳餚,廣受當地人喜愛。挪威人在海上捕獲沙丁魚後,如果能讓他活著抵港,鮮活的沙丁魚比速凍的沙丁魚,價格要貴好幾倍。

鯰魚效應-沙丁魚
鯰魚效應-沙丁魚
鯰魚效應-沙丁魚
鯰魚效應-沙丁魚

據說,在當地長期以來只有一艘漁船能做到將鮮活的沙丁魚帶上岸。而箇中祕訣只有船長一人知道,而且始終沒透露半句。船長離世之後,漁民在他的漁獲盛器中發現一條鯰魚東游西竄,沙丁魚為閃避它而改變其一貫的惰性,不停游動,以求保命,終得以存活下來。

鯰魚效應-鯰魚
鯰魚效應-鯰魚

原來,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,又鯰魚在陌生環境中,會不斷遊動自衛。當沙丁魚群發現天敵,自然緊張逃竄,產生了危機意識,沙丁魚活動得愈快,最後愈能存活下來。

鯰魚效應(Catfish Effect)

所以鯰魚效應就是透過引入強者,激發弱者變強的一種效應。透過「危機」與「自強」,激發對環境的生存鬥志。鯰魚效應,也常被見運用於職場機制與政府機制裡。

鯰魚效應
鯰魚效應

職場機制

在職場機制裡,通過較強個體的引進,對群體起到競爭作用,是被許多企業管理所運行。企業藉由引進新技術及新設備,或引進新制度及新管理觀念,來激發員工的動力與鬥志,以進而達到激勵效果,提升企業效能與競爭力。

政府機制

在政府機制裡,也常常可看到鯰魚效應的運用。為提升國營企業的績效,藉由引進民營企業或民營化,透過「危機」與「自強」來激勵營運鬥志。鞭策國營企業提出更多創新想法和競爭方案,以增進競爭力及提升營運績效。

影片欣賞

鯰魚效應請點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