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勵:1000隻羊

故事:1000隻羊

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美國本土的一系列自殺式恐怖襲擊事件,蓋達組織承認其發動此次襲擊。當天早晨,19名蓋達組織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客機。劫持者將兩架飛機分別衝撞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塔的一號大樓(北塔)及二號大樓(南塔),第3架飛機撞向位於維吉尼亞州阿靈頓郡的五角大廈,第4架飛機飛向華盛頓特區後,部分乘客和機組人員試圖奪回飛機控制權,最終於賓夕法尼亞州桑莫塞郡的鄉村尚克斯維爾附近墜毀。九一一事件中死亡或失蹤的總人數至少有2,996人。

911事件之前,美國總統克林頓曾懸賞1000萬美元捉拿恐怖組織頭目-賓拉登。911事件以後,總統將賞金提高到2500萬美元。然而,阿富汗人民卻對此無動於衷。後來,美國情報局經過調查發現,並非阿富汗人嫌2500萬美元太少,而是在極端貧窮的阿富汗人的心目中,2500萬美元是一個沒有感覺的天文數字。對於他們來說,解決每天的柴米油鹽和生計才是頭等大事,至於那些數以千萬計的巨額財富,實在是太遙遠了——於是賞金最後變成了1000隻羊。一時間,阿富汗人轟動了,他們紛紛鑽進山林尋找賓拉登的下落。一個當地人興奮地說:“ 1000隻羊!天啊,那是多麼大的一群羊啊!我們村子里最富有的人家也只有八隻羊。如果能有1000隻羊,我們全家幾輩子就都有著落了。”

激勵-1000隻羊
激勵-1000隻羊

激勵-馬斯洛(Maslow)需求理論

這則故事可以讓我們思索,到底是怎樣的激勵,才會產生效果?

首先我們可以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瞭解起。

激勵-馬斯洛需求理論
激勵-馬斯洛需求理論

馬斯洛的需求理論,指出人類需求的五級層面,通常被描繪成金字塔層級。從層次結構的底部向上,需求分別為:生理需求(食物和衣服),安全需求(工作保障),社會需求(愛與歸屬),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。

馬斯洛認為:

  1. 五種需求是最基本的,與生俱來的,構成不同的等級或水平,並成為激勵和指引個體行為的力量。 
  2. 需求層次越低,力量越大,潛力越大。隨着需求層次的上升,需求的力量相應減弱。高級需求出現之前,必須先滿足低級需求。
  3. 低級需求直接關係個體的生存,也叫缺失需求,當這種需球得不到滿足時,直接危及生命;高級需求不是維持個體生存所絕對必須的,但是滿足這種需求使人健康、長壽、精力旺盛,所以也叫做生長需求。高級需求比低級需求複雜,滿足高級需求必須具備良好的外部條件:如,社會條件、經濟條件、政治條件等。 
  4. 滿足需求不是”全有或全無”的現象,在人的高級需求產生以前,低級需求只要部分的滿足就可以了。
  5. 個體對需求的追求有所不同,有的對自尊的需求超過對愛和歸屬的需求。

對極端貧窮的阿富汗人而言,最底層的生理需求可能都無法滿足,若用高層次的需求激勵,所能獲得的激勵效果會較無效,進而不會產生刺激的實際行動。

企業管理裡,對員工實施獎勵措施,必須掌握員工的需求,而每位員工個體的需求,也都會有所差別。所以實施獎勵措施時,除了制定給予多數人的獎勵制度,還要充分理解馬斯洛的需求理論,仍需要多思索同中求異的激勵措施,以求達到整體較佳的激勵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