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

在台灣台南市後壁區的菁寮,有一片以稻米聞名的土地,這裡的無米樂社區曾因紀錄片而聞名遐邇,如今則是一個充滿傳統與文化的寶地。後壁無米樂社區 ,由菁寮里、墨林里、後廍里所組成。無米樂是指以前的農村祖輩,當稻作收成不好,收不到米時,會說,無米樂。意思是:就算沒有米,還是要快樂的生活。
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

位於後壁區菁寮與墨林的社區活動中心,設有UBike站,租借單車來一場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,追尋歷史蹤跡-菁寮老街,探索無米樂社區的光輝歲月。

後壁菁寮-社區活動中心設有UBike站。
後壁菁寮-社區活動中心設有UBike站。

菁寮老街

騎進菁寮老街,仿佛回到了台灣早期農莊的繁華年代。這條老街保存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,彰顯著菁寮作為稻米之鄉的獨特風采。

後壁菁寮老街-台南嫁妝一牛車
後壁菁寮老街-台南嫁妝一牛車

沿著老街漫漫騎行,一幢幢古老的建築映入眼簾,這裡是當代農民的興盛屋舍,歷經歲月的洗禮依然屹立不倒。古樸的牆面上刻滿了斑駁的痕跡,每一道痕跡都承載著時光的記憶,讓人心生敬意。老街上可看到,具農村特色的寢飾生活館、嫁妝一牛車商店、米麵包米饅頭商舖、手工醬醋舖、傳統的中藥舖、懷舊的民宿、取井水的打水泵、農品齊備的柑仔店、聚集人氣的香腸舖、改裝汽車的行動咖啡站…等,充滿著古色古香的氛圍,彷彿訴說著農村生活的繁榮點滴。

後壁菁寮老街-醬醋舖的牆面,刻滿了斑駁痕跡。
後壁菁寮老街-醬醋舖的牆面,留滿了斑駁痕跡。
後壁菁寮老街-全德興中藥舖,承載著時光的記憶。
後壁菁寮老街-全德興中藥舖,承載著時光的記憶。
後壁菁寮老街-米麵包米饅頭商舖。
後壁菁寮老街-米麵包米饅頭商舖。

無米樂社區

騎進無米樂社區,保存著豐富的文化產物,超過10多間的早期文物館,彙集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資料,讓人們可以一窺這片土地的歷史風貌。來到社區年長阿嬤編織的工作坊,臉上顯露著笑容,談笑風生地編織著手上的物件,好一幅農村的樂活生活。沿路欣賞著淳樸建物和街道,還可品嚐農忙期間的割稻飯,樣樣都散發出濃厚的懷舊氛圍,讓人緬懷過去的種種美好。
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
後壁菁寮-墨林農村文物展示館
後壁菁寮-墨林農村文物展示館
後壁菁寮-提供農忙期間割稻飯的熱門食堂
後壁菁寮-提供農忙期間割稻飯的熱門食堂

水稻田

騎行進入田間小徑,廣袤的綠油油稻田,是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象。翠綠的稻田一望無際地延伸開去,如同一片綠色的海洋,波瀾不驚地襯托著天空的湛藍和白雲。
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,水稻田。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,水稻田。

青苔在水稻田中靜靜地生長,與水稻共生共存,悄然無聲地為稻田增添了一份柔美的風情。有時,微風吹過,青苔隨著微風輕輕搖曳,如同絲綢般柔軟迷人。
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,水稻田。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,水稻田。

農人們穿著輕便的衣物,踩著泥濘的土地,彎下腰輕輕地把手伸進水中,小心翼翼地挖出一個小孔,再把稻苗一株株地插入泥土中,讓它們悄悄地扎下根,展開生命的征程。一片片的田地逐漸被填滿了翠綠的稻苗,彷彿一幅美麗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。
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,水稻田。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,水稻田。

有時還可看到,年輕農人手持著遙控器操控無人機,而旁邊則站著一些老長農人,協助為無人機加添肥料,進行一場稻田施肥作業。無人機,在空中翱翔,輕盈地飛過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,將肥料均勻地灑落在田地上,為稻苗提供充足的生長養分。
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,水稻田。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,水稻田。

在這片寧靜的農村中,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堂矗立著,如同一座守護者,尖尖高高的屋頂,遠遠就可以看見,默默地守護著這片土地和居民。而周圍平坦的稻田風光,更突顯出教堂的一份神聖和莊嚴。
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,水稻田。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,水稻田。
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,是一種愉悅的體驗,感受出稻米之鄉的獨特魅力。這片綠色視野的水稻之美,不僅是對眼睛的享受,更是對心靈的慰藉,同時也讓我們對生命充滿了感激和敬畏,體會到神對我們的無限恩典和供應。

影片欣賞

後壁菁寮-單車巡禮請點選